救援队:“我们既要救助灾民,又要救助志愿者”

◆山东蓝天救援队队长王骁宙提示:专业救援队中,队员各有专长,定期集中演练,保证了救援队救灾时的个人安全,并在救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志愿者热情让人感动,但无技能、无设备、无物资会事与愿违。

□ 本报记者 蒋兴坤

1米8的个头,黑色边框眼镜,身着天蓝色救援服,说话中夹杂着淡淡的潍坊口音……4月28日,记者见到从芦山抗震救灾第一线返回济南的山东蓝天救援队队长王骁宙时,很难想象这位阳光乐观的33岁“大男孩”已经参加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彝良地震、北京“7·12水灾”的救援工作。

提到芦山救援,王骁宙总是谦虚地说,是14名兄弟齐心协力的结果。到达灾区后的前2天,山东蓝天救援队主要工作是搜救被困灾民。之后,开始承担起卸载货物,分发物资,统计灾情等工作。8天内,救援队分发了价值过亿元的物资。

救援队的行动得到了灾民的赞扬。到达灾区后,有位近70岁的老太太每天都会为救援队员送蔬菜,救援队每次会只留下三四棵小葱,其他的食物,还是让老太太带回家去。

除了搜救灾民,在灾区遇到的很多无技能、无设备、无物资的“三无”志愿者,让王骁宙和他的队员颇感无奈。

“地震发生后,有些志愿者什么也没带,盲目地跑到了救灾的第一线。救灾工作还没开展,志愿者就到救援队驻地寻求帮助。结果,我们既要救助灾民,又要救助志愿者。”王骁宙告诉记者,灾民的物资只能发放给灾民。为帮助志愿者,救援队只好将自己的帐篷、被子分给志愿者。最后,14名救援队员只剩下3床被子。“被子横过来,勉强盖住14人的身体。下雨后,许多队员得了湿疹。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王骁宙说,救灾中,他们还碰到了“熟人”。这一幕,让救援队员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王骁宙在救灾中遇到了4名从日照驱车赶来的志愿者。4人没有带帐篷、被子等物资,到达灾区当夜,便向救援队求救。令王骁宙有些无奈的是,这4名志愿者在2010年便参加了玉树地震救灾活动,当时也找到了蓝天救援队,要求为其提供帐篷、被子和食物。3年之后,灾情再次发生时,4人依旧没有吸取教训,再次成为“新灾民”。

“地震发生了,大家都想着支援灾区,是个好事情,但地震救灾不是儿戏,需要专业救援技巧,需要懂得如何自救和他救。否则,志愿者到了灾区只能去做一些分发物资的工作,甚至,可能还会‘帮倒忙’。”王骁宙告诉记者,在芦山期间,救援队经常要从24米长的半挂车上卸货物。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志愿者来帮忙,但货物还没卸到一半,志愿者就坚持不下去,都走光了。

“我们不反对‘三无’志愿者的热情,但救援工作要学会保己救人,科学救援,否则只能增加政府负担。”王骁宙说,此次救灾中,救援队接收的“三无”志愿者,多达100人。

“汶川地震以来,人们的志愿精神被唤醒。热情可以理解,但救灾行动需要科学的协调和统一规划。”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吴东民副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志愿者“帮倒忙”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充分,各自为战,并且缺少一个协调非营利组织工作的长效机制。

吴东民认为,近些年,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历次救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非营利组织在人们日常的灾难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以至于灾害发生后,人们还是独自去灾区,缺乏协调意识。

王骁宙告诉记者,在蓝天救援队队员中,既有医生、退伍军人,也有律师、教师。队员每月都会集中演练:训练体能,掌握驾驶技术,使用无线电通讯,冬天雪地拉练,一样都不会少。这些科学的训练,系统学习以及统一行动,保证了救援队救灾时的个人安全,并在救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来源:大众日报
0 0

相关新闻

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