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为贵州山区孩子奔跑的“老马”

  他,千里迢迢来到毕节,创立互爱基金,只为能够为山区的孩子带来一份温暖;他,抛家弃业,不顾亲人和朋友的反对,只为坚持心中的助学梦想;爱心助学的道路上虽然艰辛,但是他依然坚守,依然执著。
  
  “我不像陈光标,不像比尔盖茨那么有钱,但是,我要用我身上有限的金钱去做公益,带动大家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采访中马涛说。
  
  教育儿子,偶然与公益结缘
  
  马涛,一名来自上海的爱心人士,2012年1月12日,在全国各地网友的大力支持下,他创立了“互爱&心基金”,2012年8月3日,“互爱基金贵州省毕节市助学联络处”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一个爱心助学的民间公益组织,互助互爱,用心做公益,是该组织的公益理念。
  
  说到和爱心公益的结缘,马涛先生说这一切还得从他自己的儿子说起。他有一个九岁大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有着严重的攀比心理。马涛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好,于是便寻思着找一些办法去改变孩子。马涛查阅相关资料,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在遵义的爱心公益组织,于是便带着儿子从上海来到了贵州。来到贵州,看到贵州山区里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后,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说,要想真正帮助山区孩子们改变命运,那不是仅用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抛家弃业,坚守山区助学梦
  
  带着一腔的热情和对贵州山区孩子们的关爱,2012年年初,他从毕节纳雍县实地考察完回到上海以后,便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亲自来毕节,为自己的爱心事业打拼。然而,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身边亲朋好友的赞成。
  
  外界的各种质疑和讽刺,家人一次次的反对和朋友们的劝阻并没有让他放弃这个决定。让他欣慰的是他说服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并得到了她的支持。2012年6月,马涛又驾着车从上海来到了毕节,在毕节开了一家名叫“黔海阁”的酒楼,“黔海阁”这个名字说的就是上海和贵州一份难得的情份,寄托了马涛这位上海人对贵州山区孩子的一份真情。2012年8月3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黔海阁开业庆典,更是互爱心基金,贵州省毕节市助学联络处正式挂牌成立的日子。这一天,来自毕节七星关区大银镇中心学校的十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互爱心基金的资助。此外还有互爱基金的爱心网友们资助3万多元的物资。
  
  不畏艰难,两次赫章助学行
  
  2012年10月13日,马涛又开始了爱心之旅,这一次他前往的是毕市节赫章县财神镇。来到这个小镇,马涛去看望了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蔡明凯同学、父母双目失明的陇东、龙平两兄弟以及失去母亲的双胞胎姐妹高琴、高禹。除了为他们送去了爱心款之外还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登记。随后马涛翻山越岭,步行几公里崎岖山路,前去考察了财神镇的马鞍小学。
  
  回到毕节后,马涛便把这一次的考察情况在互爱基金的博客和QQ群里面进行了公布,消息公布之后,截至2012年12月12日,捐款总人数45人,共计捐款16060元,其中助学款共计3000元,物资款共计13060元。本次助学购买衣物125套,每套80元,共计10000元;鞋子180双,每双17元,共计3060元。购买衣物总计13060元。
  
  2012年12月15号,马涛带着他的爱心团队再次出发,驱车赶往赫章县的财神镇。志愿者们亲自为孩子们发放衣物,马涛亲自把助学款一一发到受资助的学生手中。没有敲锣打鼓,没有拉横幅挂彩旗。孩子们感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温暖。
  
  马涛的努力没有白费,听到他的这些感人事迹后,许多爱心人士都积极地参与到了互爱基金这个助学公益组织。


来源:http://www.xbkfw.cn/article_10717_1.html
6 0

相关新闻

关注排行榜